塔里木盆地玉北1井原油成因再认识及其意义 |
| |
引用本文: | 孙永革, 路清华, 何毓新, 孔丽姝, 刘少杰, 顾忆. 塔里木盆地玉北1井原油成因再认识及其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21, 43(5): 810-817. doi: 10.11781/sysydz202105810 |
| |
作者姓名: | 孙永革 路清华 何毓新 孔丽姝 刘少杰 顾忆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石化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6;;2.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14126;;3.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组, 杭州 310027;;4.中国石化 西北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1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30803)资助。 |
| |
摘 要: |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油源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在详细剖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玉北1井原油的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以反演的思路解决该区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油源问题。玉北1井原油作为两期成藏叠加的产物,其两期成藏的油源均为同一套寒武系烃源岩生油高峰期的产物,系不同区域烃源层的埋深差异导致成烃时序的不同。早期成藏的原油由于地层抬升剥蚀遭受严重生物降解,而晚期成藏得以良好保存。尽管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子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盆地内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原油具有可对比性,但玉北1井原油中芳基类异戊二烯烃分布指示塔西南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与台盆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关 键 词: | 原油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特征 油源对比 玉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
收稿时间: | 2021-07-06 |
修稿时间: | 2021-08-24 |
|
|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