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框架与动力学机制
引用本文:孔繁森.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框架与动力学机制[J].机械工程学报,2020,56(20):223-236.
作者姓名:孔繁森
作者单位:1. 数字孪生智能工厂规划设计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22;2. 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22;3. 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
摘    要:制造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相关研究所界定的研究范畴模糊,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容易与传统的设备系统可靠性研究发生混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据此重新阐释制造系统性能与可靠性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设备-工艺孪生的角度重新定义制造系统的概念,并指出在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中忽视系统中人的作用的制造系统描述是不完备的。基于功能视角,重新定义了制造系统失效模式,建立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框架,阐述制造系统可靠性随时间变化机制的研究方法。研究指出大数据方法将是未来制造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 键 词:文献研究  制造系统  可靠性  框架模型  功能视角  
收稿时间:2019-09-25

Framework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KONG Fansen.Framework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20,56(20):223-236.
Authors:KONG Fansen
Affiliation:1. Key Laboratory of Designing and Planning for the Digital Twin Intelligent Factory, Changchun 130022;2. Key Laboratory of CNC Equipment Reliabil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2;3.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Abstract:
Keywords:literature review  manufacturing system  reliability model  framework  dynamic mechanism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机械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机械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