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火理论探讨
引用本文:李贤军,罗云波.相火理论探讨[J].四川中医,2010(2):125-126.
作者姓名:李贤军  罗云波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中医医院;
摘    要:历代医家对相火的认识颇不一致,众说纷纭,并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使得后世学者对相火的认识懵懂不清,影响了相火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参考历代医家文献,结合临床,对相火理论进行了整理阐述:相火理论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古代医家所说之相火分为生理之相火和病理之相火。生理之相火源自肾间命门,而寄养分布于肝胆、肾、膀胱、三焦、心包等脏腑内,其中主要是寄养在下焦肝肾两脏。病理之相火则是由于肝肾阴精亏虚,不能制约节制生理之相火,"相火妄动"而形成。相火与君火关系密切,在生理上互根互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关 键 词:相火  生理之相火  病理之相火  肝肾  相火妄动  君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