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生物反馈治疗在心身疾病的应用(续)
引用本文:杨菊贤,杜勤.生物反馈治疗在心身疾病的应用(续)[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4,13(2).
作者姓名:杨菊贤  杜勤
作者单位:200011,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摘    要:三、其他系统的临床应用 1.失眠症 Lushington等13]报道社区人群中有35.4%存在失眠问题,在调查有失眠症的1465人中,51%表现为入睡困难,47%表现为睡眠中断,38%表现为清晨早醒;其中1206例(82.3%)患者合并存在情感障碍,以心境不良、焦虑不安和紧张恐惧为主,作者报道应用肌电(电极置额部)和皮温(电极置指尖)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失眠症患者200例,其中157例(78.5%)伴有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随机取100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作为A组;100例作为B组,听音乐,进行自我松弛训练,4周后的治疗结果为:治疗效果以睡眠率(Sleep Rate,SR)计算,SR=实际入睡时间/上床时间,正常SR宜在0.8(80%)以上,0.7~0.8为尚可,A组:显效(以SR≥0.75计)29例,有效(SR≥0.6)52例,近期有效率81.0%;B组:显效1例,有效36例,近期有效率37.0%,两组的结果差异显著(P<0.01),提示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有效;A组显效病例治疗后自觉热感,微汗,皮肤发热,指尖皮温上升4(C以上,平均肌电值下降1μV以上,治疗后能达到满意松弛效果者,失眠症的好转也显著,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计分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