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姓名:肖文宏  李学友  权锐昌  连新明  李明  聂永刚  向左甫  杨维康  徐峰  王杰  周岐海  范朋飞  杨锡福  刘伟  孙悦华  张礼标  黄志旁  黄华  范宗骥  肖治术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7.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8.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9.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1.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2.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1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4.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15.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1401);
摘    要:兽类物种多样性高,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类型和兽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多数生态系统的兽类物种资源情况仍未完全掌握,许多区域缺乏调查记录或长期监测资料。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兽类动物资源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以下简称兽类网)于2011年启动建设,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下的国家重大需求,以陆生兽类及其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了55个监测样区,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发表有关论著180余篇(部),其中红外相机工作日累计超156万天,获得图像775余万张;同时,推动建立了我国兽类多样性监测标准化技术体系和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对兽类群落组成、种群动态和行为变化以及关键驱动因子开展长期监测研究,为我国重要兽类资源保护、有害生物管控提供先进技术和科学数据支撑。本文回顾了兽类网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在监测技术方法、编目发现、行为生理、种群、种间关系、群落和保护管理方面的监测与研究进展。未来需加强技术和学科交叉,聚焦多尺度、多维度、多营养级的综合研究应用,为全面、深刻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机...

关 键 词:兽类多样性监测网  物种编目  动物行为  生态学  保护管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