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全球臭氧总量反演和真实性检验结果分析
引用本文:王维和,张兴赢,安兴琴,张艳,黄富祥,王咏梅,王英鉴,张仲谋,吕建工,傅利平,江芳,刘国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全球臭氧总量反演和真实性检验结果分析[J].科学通报,2010,55(17):1726-1733.
作者姓名:王维和  张兴赢  安兴琴  张艳  黄富祥  王咏梅  王英鉴  张仲谋  吕建工  傅利平  江芳  刘国杨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北京 100081;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北京 10008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 10019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1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56)、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LAPC-KF- 2008-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4B04-2)、北京城市气象基金(UMRF200704)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202, 2006CB403702)资助
摘    要:利用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发射后一年内获取的观测数据以及地基臭氧观测数据, 对全球特别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臭氧总量反演试验, 反演结果与国外同类产品及地面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 “风云三号”紫外臭氧探测仪反演的全球臭氧总量分布与国际上发布的同类产品相比, 真实地反映了臭氧随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特征. 在全球部分地基观测站所处的位置上对臭氧总量探测仪与OMI产品和地基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风云三号”紫外臭氧探测仪臭氧总量反演结果和国外同类卫星产品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3%, 与地基观测结果相比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4.2%, 中低纬度地区均方根偏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最大均方根偏差出现在南极臭氧洞之内, 大多数情况小于5%, 个别站点上超过5%但低于10%, 均优于10%的产品设计指标. 目前TOU已经完成了在轨测试和试运行进入业务运行阶段, 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实时臭氧总量产品.

关 键 词: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大气臭氧总量    风云三号卫星    反演    真实性检验
收稿时间:2009-12-03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