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心血管疾病相关 microRNA 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唐婷,赵一俏.心血管疾病相关 microRNA 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15):2350-2352.
作者姓名:唐婷  赵一俏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州510000
基金项目: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04162248800055)
摘    要: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由发夹结构的单链RNA前体(约70~90个碱基大小)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序列结合,导致靶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由于miRNA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提示miRNA可能有非常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miRNA调节人体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如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分化等。 miRNA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肌及相关组织中的miRNA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病理过程。 miR-NA是多细胞生物中众多基因调控分子中的一种,越来越多的miRNA及其功能被发现,使得miRNA指导基因调控的重要性备受关注[1]。1993年,由Lee等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在秀丽新小杆线虫( C.elegans)中发现了能时序调控胚胎后期发育的lin-4,lin-4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编码一种小片段的RNA。然而,当时并未引起研究者太大的注意,因为没有发现其他类似于lin-4的基因,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不编码蛋白的RNA。直到7年之后,Reinhart等在2000年发现了另一个非编码RNA-let-7,它在调控线虫由幼虫L3期向成虫发育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随后的一年里,随着生物基因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科研人员又相继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水稻等真核生物和细胞中找到这类的小分子RNA,并将这些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命名为miRNA。至此, 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焦点,对其形成、作用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很快全面开展起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