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胎儿心律失常围产结局分析及其临床管理
引用本文:胡青,廖华,徐婷婷,王晓东,余海燕,.胎儿心律失常围产结局分析及其临床管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5):364-369.
作者姓名:胡青  廖华  徐婷婷  王晓东  余海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FZ0041);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经费项目(编号:川人社办发[2017]919-25);
摘    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胎儿围产结局及其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76例妊娠合并胎儿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心律失常临床处理及围产结局。结果:入院治疗的76例心律失常胎儿,有19例予经胎盘转运药物宫内治疗,3例内科治疗,11例引产,65例(85.53%)成功分娩存活儿,分娩后治疗5例,未处理32例,1例2~+月死亡,余发育良好。76例中以房性早搏(PAC)为主(33例,43.42%),有16例(20.05%)合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31.25%(5/16)为胎儿室间隔缺损(VSD),9例分娩存活儿。胎儿水肿组、胎儿非水肿组在胎儿宫内治疗率(61.54%vs 13.89%)、分娩孕周(32.87±1.53周vs 38.22±2.99周)、分娩体质量(2307.9±1097.7 g vs 3099.3±635.6 g)、胎儿存活率(38.46%vs 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胎儿心律失常病例合并母体自身抗体阳性,其中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42.86%),2例存活出生。结论:胎儿心律失常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围产结局。针对不同胎儿心律失常类型、病因、是否并发宫内水肿等应多学科合作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对心律失常胎儿进行宫内治疗干预,以改善围产结局。

关 键 词:胎儿心律失常  胎儿非免疫性水肿  先天性心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宫内治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妇产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妇产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