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EI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魏程,江宁波,张露露,杨学林.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EI北大核心CSCD[J].硅酸盐学报,2021(6):1078-1090.
作者姓名:魏程  江宁波  张露露  杨学林
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443002;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443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2217,5177216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905400);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9AAA164)。
摘    要:随着锂资源的日益紧缺,钠离子电池因具有钠资源丰富、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又重新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开放框架结构、丰富的储钠位点及较大的钠离子迁移通道,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但该类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容易产生结晶水及结构缺陷,导致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显著下降。主要介绍了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电化学特性,综述了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并对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