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几种含杂环席夫碱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
引用本文:朱少萍,席函晨,吕秋,周悦鹏,戴杰,乐传俊,张金涛.几种含杂环席夫碱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能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4(11):974-978,982.
作者姓名:朱少萍  席函晨  吕秋  周悦鹏  戴杰  乐传俊  张金涛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理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1235);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08kjd30001)
摘    要:用2-羟基-1-萘甲醛和含杂环胺合成出7种席夫碱,利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和IR研究了光致变色的性能,并且探讨了变色性能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这7种席夫碱的亚胺基团的邻位都具有羟基,但只有2-羟基萘甲醛缩2-胺基-3-甲基吡啶和2-羟基萘甲醛缩5-甲基噻唑表现出光致变色的性能。在经历了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辐射之后,2-羟基萘甲醛缩2-胺基-3-甲基吡啶的紫外光谱中λ400 nm的吸收谱带中的吸收峰的强度都不同程度降低了;2-羟基萘甲醛缩5-甲基噻唑在498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并且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该新吸收峰和2-羟基萘甲醛缩2-胺基-3-甲基吡啶在592 nm处的吸收峰都逐渐增强,说明光致变色的性能是由于烯醇亚胺-酮胺构型互变异构导致的。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2-羟基萘甲醛缩2-胺基-3-甲基吡啶、2-羟基萘甲醛缩5-甲基噻唑在经历了紫外光辐射后,羟基氢的伸缩振动的吸收峰急剧减弱以至消失不见,而两者在1 686、1 730 cm-1处分别出现新的小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此外红外光谱中指纹区的吸收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些都进一步说明烯醇亚胺-酮胺的互变异构。比较这7种席夫碱的结构可知,化合物的吡啶环上亚胺基团的邻位或者噻唑环上连接有供电子基团时,表现出光致变色性能的可能性较大。

关 键 词:杂环化合物  2-羟基-1-萘甲醛  光致变色  席夫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