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
引用本文:曾国军,刘梅,刘博,蔡晓梅.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过程研究──基于符号化的原真性视角[J].地理研究,2013,32(12):2366-2376.
作者姓名:曾国军  刘梅  刘博  蔡晓梅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广州510275; 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广州5106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40,41201137,41301140)
摘    要:全球化是去地方化,抑或在全新体系中定义新的地方性、凸显地方性,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伴随全球化进程,地方性饮食追逐人口流动跨地方扩展,这些跨地方饮食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和适应本地顾客需求方面挣扎。如何保持原真性,保持何种原真性成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地方性与跨地方、原真性与符号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基于饮食文化原真性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原真性的符号化”这一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的重要过程。与此同时,还阐述了在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过程中,原真性符号化的必然性及其循环过程,旨在为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地方性文化的跨地方传播、创新与发展。

关 键 词:原真性  符号化  跨地方  饮食地理  
收稿时间:2013-04-27
修稿时间:2013-09-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