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犏牛及其亲本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刘振山,李齐发,张庆波,屈旭光,董丽艳,强巴央宗,谢庄,刘红林.犏牛及其亲本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差异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9,19(4):380-385.
作者姓名:刘振山  李齐发  张庆波  屈旭光  董丽艳  强巴央宗  谢庄  刘红林
作者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殖遗传与分子进化实验室,南京 210095;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 250100; 3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林芝86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500360)
摘    要:黄牛与牦牛远缘杂交一代犏牛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但其雄性不育使得杂种优势的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这一生殖隔离现象的生理机制,通过Real—timePCR检测了犏牛及其亲本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了血液和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最低,与亲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牛(犏牛、黄牛和牦牛)血液和睾丸中IGF2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均较高(90%以上),其中犏牛高于其亲本,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说明IGF2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牛精子发生有关,可能在牛的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关;IGF2基因第10外显子DMR区的甲基化与IGF2基因在犏牛及其双亲睾丸中的表达差异无关,可能是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IGF2基因的表达.

关 键 词:犏牛  雄性不育  IGF2基因  mRNA表达  DNA甲基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