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胭脂鱼消化道黏膜上皮扫描电镜观察
引用本文:敖雪夫,龙战勇,吴小平,严嘉声,欧阳珊.胭脂鱼消化道黏膜上皮扫描电镜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5,39(5):498.
作者姓名:敖雪夫  龙战勇  吴小平  严嘉声  欧阳珊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干县农业局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重点基金资助项目(12003890);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18000041);南昌大学创新学分基金资助项目(14001722)
摘    要: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胭脂鱼食管、胃、前肠、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发现消化道黏膜皱褶形态差异显著,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分布密集,但在部分区域有成簇的壁细胞,呈柱状;肠黏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藓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前肠上皮细胞分泌孔较多,微绒毛密集且高度参差不齐;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孔明显减少,微绒毛比前肠密且平整;后肠分泌孔孔径变小,数量最少,且微绒毛较稀疏,表面最平滑,细胞呈梭形环绕,形成杯状结构。亚成体鱼与幼鱼的消化道黏膜上皮结构相似,但其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有差异,亚成体鱼的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更大,说明亚成体鱼消化能力强于幼鱼。 更多还原

关 键 词:胭脂鱼    消化道    扫描电镜    微绒毛  
点击此处可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