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大连“7·16”溢油事故后5年间烃的降解与细菌丰度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郭立梅,苏洁,明红霞,季凤云,常永凯,石岩,姚子伟,马悦欣,关道明,樊景凤.大连“7·16”溢油事故后5年间烃的降解与细菌丰度变化研究[J].海洋通报,2017,36(3):311-319.
作者姓名:郭立梅  苏洁  明红霞  季凤云  常永凯  石岩  姚子伟  马悦欣  关道明  樊景凤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摘    要:为了解大连新港7.16溢油事故发生后5年间大连湾受污染海区生态恢复程度,同时探究大连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长期响应策略,对大连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异养细菌和石油烃降解菌丰度的年度变化特征,以及细菌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溢油事故发生后2年间,大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烃含量由溢油初期2010年9月的0.22~0.67 mg/L降到0.0025~0.05 mg/L(2012年5月),海水质量也由三类海水转变为一类海水;沿岸站位BQ012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也由2011年12月的7 133μg/g降低到2014年的926μg/g,其表层沉积物质量也由三类转变为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溢油后2个月内表层海水中异养细菌及石油烃降解菌丰度升高至105CFU/m L和104CFU/m L,随着时间推移各站位细菌丰度基本呈下降趋势,5年后细菌丰度回落了1~2个数量级并恢复到溢油前的历史水平。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降解菌丰度由溢油后2个月的105CFU/g降低到2013年的102CFU/g。石油烃降解菌与异养细菌的比值(HDB/HB)与石油烃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营养盐和溶解氧等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不大,因此认为其可作为海水中石油烃类污染评价的指标。

关 键 词:7.16  大连港溢油  异养细菌  石油烃降解菌  细菌丰度
收稿时间:2015/12/15 0:00:00
修稿时间:2016/3/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