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向划定及规划分区
引用本文:李树志,李学良,门雷雷,赵晗博,郭孝理.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向划定及规划分区[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4).
作者姓名:李树志  李学良  门雷雷  赵晗博  郭孝理
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 100013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资助项目
摘    要: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土地利用条件相对复杂。为科学指导该区域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设计与施工,以济宁市为例,通过收集济宁市辖区内各矿地质采矿资料、现有观测成果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在充分掌握采煤塌陷地损毁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积分预计软件对济宁市截至2020年的采煤沉陷情况进行了分区块科学预测,并确定了土地损毁程度与工程治理边界的界定标准。基于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损毁特征,在科学确定土地单元利用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模式。结果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地表沉陷深度与塌陷范围逐步扩大,不同区域土地损毁特征显著不同;确定了影响济宁市采煤塌陷土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面坡度、塌陷类型、地下水埋深、复垦难易程度、沉陷稳定性5项自然因子指标和城镇区位、交通条件、水源条件、政策导向、已治理区现状5项社会经济因子指标,从农业综合治理、生态综合治理、城市功能建设3个角度获得了土地利用评价成果;将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分为东部矿区生态景观治理区、中部矿区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西北部矿区农业综合治理区、南部矿区环湖特色产业治理区4个治理区,优化了治理区的治理利用方向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采煤塌陷地  高潜水位平原矿区  复垦规划  地表沉陷  土地利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