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八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理论阐释及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刘学谦,吴新贵,王斌华.“八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理论阐释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23(11):161-164.
作者姓名:刘学谦  吴新贵  王斌华
作者单位:1.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6088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7GXNSFDA198011);
摘    要:通过收集“八虚”和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古今文献,对“八虚”的源流、内涵、与五脏的联系、病发拘挛的病因病机和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进行阐释对照,尝试从“八虚”理论探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和针刺选穴思路。通过刺激“八虚”处腧穴曲池、少海、肩髃、极泉、气冲、冲门、髀关、阳陵泉、委中、足三里,能够达到补其虚、疏其经、祛其邪的治疗目的,临床疗效良好。

关 键 词:“八虚”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针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