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976-2014年黄河源区湖泊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段水强,范世雄,曹广超,刘希胜,孙永寿.1976-2014年黄河源区湖泊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15,37(3):745-756.
作者姓名:段水强  范世雄  曹广超  刘希胜  孙永寿
作者单位: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西宁,810001;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宁水文水资源局,青海西宁,810008;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
摘    要:选取黄河源区1976-2014年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解译了该区域1 km2以上的42个湖泊水面.结果表明:除鄂陵湖外,扎陵湖和其他中小湖泊在过去的38 a间总体上存在稳定(1976-1994年)-萎缩(1994-2004年)-扩张(2004-2010年)-稳定(2010-2014年)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湖泊总面积2004年最小,2007年已经超过1976年.扎陵湖和鄂陵湖2004年面积仅较1994年萎缩了1.4%,萎缩幅度很小.2005年,扎陵湖水面已恢复到萎缩前的水平.鄂陵湖在2005年以后水位开始快速上升,2007年7月上升至海拔4 270m以上,2008-2014年的平均水位达到海拔4 270.58 m,较1986-1999年的平均值(海拔4 268.25 m)上升了2.33 m,湖面较1994年扩张了30.0~ 45.2 km2.中小湖泊面积1994-2004年从288.0 km2萎缩到193.0 km2,萎缩幅度33.0%,2004年是萎缩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即迎来了快速增长,这两年中小湖泊面积的年均变化率分别达到-14.5%·a-1和32.9%·a-1,变化速率远大于其他年份.1956-2014年的气候水文变化显示,58 a来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变化倾向率达到了0.32℃·(10a)-1.2003、2004和2005年蒸发能力、降水量、径流量开始依次显著增加,至2014年,平均较前分别偏多53.8 mm(6.9%)、57.4 mm(18.5%)和3.523×l08 m3(52.7%).湖泊面积对气候、水文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响应关系表明,作为特大型外流湖,扎陵湖、鄂陵湖受降水径流补给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鄂陵湖2005年后的扩张是下游黄河源电站抬高水位所致.中小湖泊面积变化与降水、径流有密切的关系,近期扩张是由降水、径流显著增加引起.流域尺度上,气温上升、蒸发能力增强不是2005年以后湖泊扩张的直接原因.

关 键 词:湖泊  水域面积  变化  成因  黄河源

The changing features and cause analysis of the lakes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1976 to 2014
Abstract:
Keywords:lakes  water area  variation  cause of formation  source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