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脾虚、肾虚证及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
引用本文:赵慧,荣向路,陈芝喜.脾虚、肾虚证及脾肾相关的客观化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47):130-135.
作者姓名:赵慧  荣向路  陈芝喜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广东省,广州市,5104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523502)~~
摘    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国内有关脾虚证、肾虚证、脾肾相关方面的现代研究成果,为今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提供回顾性文献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7/2006-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脾虚,肾虚,脾肾相关,实验研究”,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脾虚、肾虚或脾肾相关的研究性文献。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0篇相关文献,4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9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48篇文献中,21篇涉及脾虚证的现代研究,20篇涉及肾虚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研究,7篇涉及脾肾相关的研究。资料综合:中医证的研究一直是中西医结合证本质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临床病证诊断标准的规范化和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脾虚、肾虚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关于脾虚证的实验研究分别从胃肠道功能、免疫和微循环等方面入手,切合中医“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肾虚证的研究主要是从下丘脑-垂体轴这一论点入手,似与“肾为先天之本”有所契合,而五脏相关中的脾肾相关仍处于初始阶段,在单一动物造模方面、研究思路方面需要有长足的研究和发展。结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更新的前提下,脾虚、肾虚证本质的研究发展迅速,而脾肾相关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脾肾相关研究重点要解决的是整体动物模型与病症相结合,从单一动物模型来阐明脾肾的互相关系,这样更符合中医“脾虚及肾”的理论。

关 键 词:脾虚  肾虚  综述文献
文章编号:1671-5926(2006)47-0130-06
修稿时间:2006年10月16

Objective research on splenic asthenia, nephrasthenia syndrom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spleen and kidney
Zhao Hui,Rong Xiang-lu,Chen Zhi-xi.Objective research on splenic asthenia, nephrasthenia syndrom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spleen and kidney[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6,10(47):130-135.
Authors:Zhao Hui  Rong Xiang-lu  Chen Zhi-x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