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微量量热法研究黄连中小檗碱类成分对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的影响
引用本文:鄢丹,魏丽,肖小河,周丹蕾,韩玉梅.微量量热法研究黄连中小檗碱类成分对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8,52(24):3075-3079.
作者姓名:鄢丹  魏丽  肖小河  周丹蕾  韩玉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0625042, 30873385)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批准号: 2007BAI40B05)资助
摘    要: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中药黄连中具有抑菌活性的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BAs)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在不同给药条件下, 以表达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半数抑菌浓度(IC50)、最大输出功率(Pmax)及达峰时间(tp)和总产热量(Qt)为指标, 对BAs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 结果表明, k, Pmax和Qt均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小; tp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延长; IC50分别为小檗碱806 μg/mL、黄连碱341 μg/mL和巴马汀236 μg/mL, 即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 结合既往研究结果, BAs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强度按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顺序依次减弱, 这与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的强弱顺序正好相反.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C2和C3上连接的亚甲二氧基或甲氧基分别是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主要功能团; C2, C3, C9和C10上连接的取代基对抑制痢疾杆菌的选择性较弱.

关 键 词:小檗碱类生物碱  微量量热法  肠道特征菌群  青春双歧杆菌  痢疾杆菌  大肠杆菌  抑制作用
收稿时间:2008-08-21
修稿时间:2008-11-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