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PAIgG检测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夏胜男,梁毅,林修基,周思文,孙琳,张鸿未.PAIgG检测对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杂志,1987(4).
作者姓名:夏胜男  梁毅  林修基  周思文  孙琳  张鸿未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科,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液科,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摘    要:自1975年Dixon等以补体溶解抑制试验首次直接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以来,新方法不断问世。本文对5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21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PAIgG测定,以探讨PAlgG值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病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10~64岁)。初发或复发未经治疗者12例,其余为经药物治疗无效(顽固性)及进步者(尚未缓解)。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10万/mm~3),少数患者不到<10×10~9/L。各例均经临床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根据1984年洛阳全国血液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草案)而确诊。急性白血病21例,按FAB分类计L_14例,L_23例,M_13例,M_24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