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炮制对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及煎出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振凌 杨海玲,张本山,王一硕,杨振祥.炮制对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及煎出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2067-2069.
作者姓名:张振凌 杨海玲  张本山  王一硕  杨振祥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    要:白芥子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本品辛温,功善温肺化痰,利气散结,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痈肿疮毒等症。白芥子主含白芥子苷、芥子碱、多糖、黄酮、芥子酸、黏液质等,其中芥子碱多以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形式存在。有报道用HPLC测定白芥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1],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芥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不得低于0·5%2]。芥子临床内服常以炒黄法炮制,认为炮制后缓和药性,便于有效成分煎出3....

关 键 词:芥子碱硫氰酸盐  白芥子苷  炮制后  煎出量  《名医别录》  慢性支气管炎  HPLC测定  《中国药典》
收稿时间:2006-12-25
修稿时间:2006年12月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