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南天山阿万达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 |
| |
作者姓名: | 丁清峰 付宇 吴昌志 董莲慧 屈迅 曹长胜 夏明毅 孙洪涛 |
| |
作者单位: |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2.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46;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乌鲁木齐 830000;
4.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南京 210007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阿万达金矿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拜城县, 属西南天山造山带, 是一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在简要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毒砂地温计研究, 详尽地探讨了阿万达金矿成矿流体的演化。研究表明:矿化石英中存在含CO2的三相和气液两相两类包裹体, 且以后者居多;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8~380℃, 呈双峰式分布, 盐度(w(NaCl))为6.9%~20.7%;含CO2包裹体的最终均一温度为238~347℃, 盐度为2.8%~7.0%。综合分析认为, 阿万达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由高温向中低温两个成矿阶段的演化过程。高温阶段, 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270~380℃, 捕获温度为345~420℃, 估算的捕获压力为74~142 MPa(按静岩压力估算成矿深度为2.8~5.4 km), 以中低盐度H2O-CO2-NaCl体系为主, 形成高温毒砂及其他硫化物;中低温阶段, 均一温度为188~270℃, 捕获温度为270~304℃, 捕获压力为52~104 MPa, 成矿流体成分向中低盐度H2O-NaCl体系转变, 沉淀出低温毒砂及其他硫化物。综合阿万达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流体演化特点, 认为其成因类型属中浅成造山型金矿。
|
关 键 词: | 新疆西南天山造山带 阿万达金矿 流体包裹体 毒砂地温计 造山型金矿床 |
收稿时间: | 2014-03-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