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子宫颈病变HPV感染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吕雯,周建维,隋丽华.子宫颈病变HPV感染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1):43-46.
作者姓名:吕雯  周建维  隋丽华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HPV)感染与端粒酶活化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对146例子宫颈病变应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IA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PCR法检测HPV分型;其中子宫颈癌4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7例(CIN Ⅰ~Ⅱ级39例,其中子宫颈湿疣28例;CIN Ⅲ级8例),子宫颈炎56例(轻度子宫颈炎11例,中重度子宫颈炎45例),另取正常子宫颈标本10例做对照.结果 146例子宫颈病变标本中检测结果为:(1)端粒酶阳性率和HPV16/18型阳性率:子宫颈癌>子宫颈CIN Ⅲ级>CIN Ⅰ~Ⅱ级>子宫颈炎>正常子宫颈(P<0.05);HPV6/11型阳性率:CIN Ⅰ~Ⅱ级>CIN Ⅲ级(P<0.001).(2)子宫颈癌中端粒酶阳性率:Ⅰ期<Ⅱ期(P<0.0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P<0.01);HPV16/18阳性率:Ⅰ期<Ⅱ期(P<0.025),高分化组<中分化组(P<0.05);子宫颈腺癌与鳞癌端粒酶及HPV差异无显著性(P>0.05).(3)端粒酶阳性值及HPV6/11、HPV16/18拷贝数:子宫颈癌>子宫颈CIN(CIN Ⅲ级>CIN Ⅰ~Ⅱ级)>子宫颈炎(P<0.001).(4)4例端粒酶及HPV均阳性子宫颈CIN Ⅰ~Ⅱ级病例经治疗后,端粒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及HPV拷贝数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6/11:P<0.01).结论 HPV感染尤以16/18型和端粒酶的激活与子宫颈病变恶变关系密切,其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诱发癌变.

关 键 词:宫颈肿瘤  宫颈癌变  乳头状瘤病毒    端粒酶
文章编号:1001-1692(2004)01-0043-04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25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papillomavirus and telomerase activity in cervical lesion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