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的经验——以融水苗族坡会群为例
引用本文: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的经验——以融水苗族坡会群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42-46.
作者姓名:徐赣丽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经过了舆论宣传、社会动员、普查摸底、申报及建立各级名录体系、公布传承人名单等步骤之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建立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把保护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在实处,以及落实在基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社区的关系如何?相关国际法文件中对于社区保护是如何定义的?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已有哪些有益的经验?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又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本期笔谈,我们邀请了三位学者分别就上述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领域引起关注和讨论。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基层社区  苗族自治县  保护工作  芦笙文化  民众  融水县  民族文化  地方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