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引用本文:窦秉德,徐海风,侯北伟,张新玲,王芳,刘福霞,杨晋彬,杨文杰.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9(6).
作者姓名:窦秉德  徐海风  侯北伟  张新玲  王芳  刘福霞  杨晋彬  杨文杰
作者单位:1. 淮阴师范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准安,223300;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2. 淮阴师范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准安,223300;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准安,223001
3.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4. 淮阴师范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准安,2233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摘    要:为了全面了解小麦雌性育性的遗传模式,选用普通小麦中6个育性及结实正常的品种与小麦雌性不育突变系XND126杂交构建6个组合,对6组合P_1、P_2、F_1和F_2充分授粉下的雌性育性进行3种育性表示方法的调查,利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4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其表型数据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雌性育性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联合控制,2对主基因之问存在互作效应,不同生态型的组合所估算的主基因遗传率大小不同.并对小麦雌性育性遗传变异方式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双向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小麦  穗粒数  雌性育性  遗传模型  主基因

Segregation analysis on female fertility genetics in whea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