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杆状体肌病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韩燕,郑惠民,丁素菊,邓本强,吴涛,侯晓军.杆状体肌病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2):90-92.
作者姓名:韩燕  郑惠民  丁素菊  邓本强  吴涛  侯晓军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433
摘    要:目的 探讨杆状体肌病(NM)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报告1例成人晚发型杆状体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肌肉病理检查,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讨论。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多数肌纤维中含有大量源于Z线的杆状体,确诊为NM。结论 对于有近端肢体无力特别是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行MGT染色或电镜检查将避免NM的误诊。

关 键 词:杆状体肌病  肌肉活检  病理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文章编号:1003-2754(2002)02-0090-03
修稿时间:2001年10月12

A discussion o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esis of nemaline myopathy (N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