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层结构:高原横向生长的机制
引用本文:X.Z.Shen,M.Liu,Y.Gao,W.J.Wang,Y.T.Shi,M.J.An,Y.S.Zhang,X.Z.Liu,钱银苹,李敏娟.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层结构:高原横向生长的机制[J].世界地震译丛,2018(2).
作者姓名:X.Z.Shen  M.Liu  Y.Gao  W.J.Wang  Y.T.Shi  M.J.An  Y.S.Zhang  X.Z.Liu  钱银苹  李敏娟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摘    要: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周边亚洲板块(北部到阿拉善块体,东部到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层结构的探测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和横向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布设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周边区域的高密度地震台阵所记录的波形,计算S波和P波接收函数,研究岩石层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下方的地幔岩石层中存在较强、相对稳定的负速度梯度,其深度范围在70~150km,这与典型稳定的大陆岩石层类似;相比之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下方地幔岩石层的速度梯度相对较弱和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地幔岩石层高温和存在部分熔融物质造成的;青藏高原与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边界之间的岩石层结构变化剧烈,这两个块体作为刚性边界限制了青藏高原的横向变化。此外,在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银川地堑区域的地幔岩石层结构是相似的,这可能意味着从青藏高原东北角到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之间的过渡间隔区内存在横向地幔流。这个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为青藏高原横向生长提供了证据。特别是,在海原断裂和天景山断裂之间出现了地壳增厚和双地壳的证据,该区域可能是青藏高原在东北缘横向生长的前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