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昆仑尖山混杂岩带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摘    要:尖山混杂岩带由基性一超基性岩、基性火山岩、基性火山碎屑岩及硅质岩组成,各类岩石呈岩片(块)产出。带内硅质岩具富Al_2O_3、高Fe_2O_3和低TiO_2特征,为含较高比例陆源泥质沉积物(SiO_2含量74.71%~83.61%)。Al/(Fe+Mn+Al)=0.72~0.81、U/Th=0.14~0.34,显示生物沉积硅质岩特点。页岩标准化曲线主要为弱Ce正异常(Ce/Ce*=0.90~1.22)、无明显Eu异常(Eu/Eu*=0.78~1.01)、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曲线,为典型大陆边缘硅质岩。硅质岩中Al_2O_3/(Al_2O_3+Fe_2O_3)=0.62~0.75、Al_2O_3/TiO_2=12.63~20.22(平均15.99)、MnO/TiO_2=0.08~0.57、La_(SN)/Ce_(SN)=0.79~1.17、Ti/V=47.44~68.29、Th/U=2.94~7.39、δEu_(CN)=0.53~0.69及Ce_(anom)=-0.16~-0.03,均与大陆边缘硅质岩值相当,反映其形成明显受带内大面积出露的、以基性火成岩为主的陆源物质影响,但距大陆有一定距离的陆内裂谷环境之中。据放射虫时代,硅质岩形成于中三叠世,尖山混杂岩带还处于拉张发展阶段。其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可与区域上西金乌兰蛇绿混杂岩带进行对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