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针刺“手足十二针”改善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王雪飞,马昕宇,赵因.针刺“手足十二针”改善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探讨[J].河南中医,2016(12):2107-2109.
作者姓名:王雪飞  马昕宇  赵因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研发攻关项目(编号:D09050703550902),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编号:12JL75)
摘    要:王乐亭的"手足十二针"在改善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中风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机制在于脑神经具有可塑性。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目前公认的脑卒中后功能康复机制,经颅磁刺激则是观测脑可塑性变化的最佳工具。脑可塑性及半球交互抑制理论为采取双侧针刺取穴的"手足十二针"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可应用经颅磁刺激技术为"手足十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证据的同时,进一步揭示其神经病学机制。

关 键 词:中风  经颅磁刺激  “手足十二针”  针刺  神经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Mechanism Study of "Needling Twelve Acupoints in the Hands and Feet" in Improving the Motor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bstract:
Keywords:strok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needling twelve acupoints in the hands and feet  acupuncture  neuroplastic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