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酱曲源产脂肪酶肉葡萄球菌的选育及应用
引用本文:黄乐怡,林怡华,于茜雅,邓川龄,阮润达,黄桂东,钟先锋,王阿利.酱曲源产脂肪酶肉葡萄球菌的选育及应用[J].食品科技,2024(2):8-14.
作者姓名:黄乐怡  林怡华  于茜雅  邓川龄  阮润达  黄桂东  钟先锋  王阿利
作者单位: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 广东省传统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食品流通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农业生物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926,3207219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1515110973,2021B1515120042,2022A1515140021,2023A1515012536);;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KCXTD034,2020ZDZX1046,2020ZDZX1029,2019KQNCX165);;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F-KF-202208);
摘    要:为筛选酱曲中高脂肪酶活力的菌株以提升原料利用率,采用吐温-80和三丁酸甘油酯平板法、对硝基苯酚法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从酱曲中筛选出产脂肪酶菌株,并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同时将选育菌株应用于酱曲制备。结果显示,筛选菌株JQZ10鉴定为肉葡萄球菌,经紫外诱变后酶活达3.92 U/mL,酶活提高了68%,且突变菌株在传代过程中产脂肪酶稳定性好。选育菌株应用于酱曲制备时,成曲感官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添加原始菌株的成曲脂肪酶活性较单一米曲霉提高了48%,添加突变菌株的成曲酶活性提高了77%,且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酱曲中选育的内源性肉葡萄球菌,可显著提高酱油成曲的脂肪酶活性,为酱油强化发酵和酱曲发酵剂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菌株资源。

关 键 词:酱曲  脂肪酶  肉葡萄球菌  紫外  诱变育种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