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慢乙肝中医证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张娅,陈国良.慢乙肝中医证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Z1).
作者姓名:张娅  陈国良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福州 福建厦门
摘    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炎症坏死性疾病1]。据估计,全球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1.2亿2]。慢性感染者中50%~70%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之一3],给人民健康及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慢乙肝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中医药针对慢乙肝病程进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证”进行辨证论治,行之有效,体现动态化、个体化的特点,但缺乏客观化、规范化的辨证论治标准,无法得到国际认同。因此,辩证的客观化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密切相关。近十余年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中西医理论及现代临床研究慢乙肝中医证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面就此作一综述。1慢乙肝中医证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理论研究的相关性“正邪进退”说是中医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精髓。中医学认为:正胜邪退、邪衰正强,则疾病趋向好转和痊愈;邪胜正弱、正虚邪进,则疾病趋向严重和恶化;正强邪不退、邪胜正不虚,则正邪交织,常见重证险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