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Fe-6.5%Si钢极薄带的试制
引用本文:曾春,程朝阳,王项龙,吴章汉.Fe-6.5%Si钢极薄带的试制[J].钢铁,2022,57(1):126-132.
作者姓名:曾春  程朝阳  王项龙  吴章汉
作者单位:1.潍坊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2.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81;
3.东北大学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819;
4.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8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3A506)。
摘    要: 为了研究Fe-6.5%Si钢极薄带的制备工艺,并获得良好的产品磁性能,以薄带铸轧试验机制备的6.5%Si钢铸带为原料,分别采用一次温轧法、二次温轧法和基于应变诱导无序(DID)原理的高硅钢室温冷轧3种工艺制备出厚度为0.1 mm的Fe-6.5%Si钢。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温轧法退火后以高强度γ织构为主,由于压下率达到90%,形变储能高,晶粒尺寸最大,铁损最低,同时磁感也最低;二次温轧的退火板除了γ织构外,还有较强的η织构,故其磁感值高于一次温轧法,该方法得到的6.5%Si钢薄带综合磁性能最优,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基于DID原理,对6.5%Si钢热轧板在温度为300~450 ℃、压下率为45%~65%的条件下进行温轧,实现了6.5%Si钢软化,随后可将6.5%Si钢室温冷轧至0.1 mm,此时温轧板和冷轧板内部有序相消失,基体变成无序态;室温冷轧板退火后晶粒更细,铁损略有升高。此外,室温冷轧可促进{111}<112>形变晶粒在冷轧剪切带中形核形成有利织构,因此磁感值得到更大提升;采用DID原理进行室温冷轧,效率较高,后续可通过优化退火工艺使其进一步降低铁损,该方法为薄带铸轧工艺批量生产磁性能优异的6.5%Si钢极薄带提供技术参考。

关 键 词:6.5%Si钢  一次温轧法  二次温轧法  应变诱导无序  有序相  
收稿时间:2021-07-22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钢铁》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钢铁》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