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3种对虾病毒囊膜蛋白对假型昆虫杆状病毒的包装与对虾组织亲嗜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马振龙,陶奕文,赵亚琦,宋柳,郭华荣.3种对虾病毒囊膜蛋白对假型昆虫杆状病毒的包装与对虾组织亲嗜性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1):65-78.
作者姓名:马振龙  陶奕文  赵亚琦  宋柳  郭华荣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D09013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C189)资助~~;
摘    要:为探究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3种囊膜蛋白VP19、VP24和VP28对其假型昆虫杆状病毒的包装与对虾组织亲嗜性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过表达的上述3种囊膜蛋白在包装细胞(Sf9)中的亚细胞定位,然后通过共转染的方法分别构建了其假型杆状病毒:Bacmid-GUS/VP19、Bacmid-GUS/VP24和Bacmid-GUS/VP28,比较了上述3种假型杆状病毒的包装效率及其在感染对虾组织上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过表达的VP19、VP24和VP28均可定位于包装细胞的细胞膜上,均能促进假型病毒的包装效率,并分别提高了14.1%、11.5%和11.7%,且携带不同囊膜蛋白的假型病毒在感染对虾成体时具有不同的最低感染剂量和不同的组织特异性。其中,假型病毒Bacmid-GUS/VP19和Bacmid-GUS/VP24仅能感染对虾成体的心脏和肌肉组织,且在单个对虾肌肉组织中两者的最低感染剂量分别为1×1011、1×108个具有生物活性的病毒颗粒数。而假型病毒Bacmid-GUS/VP28不仅能感染对虾的心脏和肌肉组织,还能感染对虾的鳃组织,且其在...

关 键 词:对虾  假型昆虫杆状病毒  包装  白斑综合征病毒  囊膜蛋白  组织特异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