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作者姓名:邓雪飞  韩卉  陶伟  庞刚  刘坤鹏  刘斌  陈方宏  张铭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合肥230032(邓雪飞,韩卉,陶伟,庞刚,刘坤鹏,张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合肥230022(刘斌),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杭州310014(陈方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13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50430602,070413072),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6KJ315B)资助
摘    要:目的通过对Labb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小脑幕上手术入路中Labb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61例(110侧)包括36例(60侧)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静脉相和25例(50侧)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CT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Labb静脉按其注入硬脑膜窦方式及在硬脑膜上注入点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直接注入和间接注入2大组,以及横窦组、岩部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4小组,小脑幕组和横窦上组Labb静脉经脑膜静脉间接注入横窦;脑膜静脉走行在硬脑膜双层之间,长度为(10.0±7.2)mm,约1.7~23.6mm;各组静脉均分布在STP点的周围,距STP的距离为(16.8±10.2)mm,约0~40.1mm;DSA和CTV观测的结果与显微解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进行DSA或CTV检查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小脑幕上手术中,正中入路损伤Labb静脉的机会最小;但当影像学检查发现Labb静脉离窦汇太近,或者脑膜静脉太长时,应重新设计手术入路。

关 键 词:Labb静脉  小脑幕上入路  显微解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静脉造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