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2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分布探讨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
作者姓名:李鹏飞  林佳莺  丘余良  许勇镇  吴竞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4),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No.X2019021-学科);福建省科技厅卫生联合项目(No.2020J011052);阮诗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No.闽卫中医〔2019〕129号)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素特征分布及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提取其中医病位、病性证素以探寻分布特征并分析脾相关证素在疾病发展中的占比及影响。结果 病位证素以肾(207例)为主,其次为脾(204例)、肝(112例)、胃(74例);病性证素以湿(215例)为主,其次为气虚(213例)、阳虚(183例)、痰(155例)、阴虚(149例)、血虚(140例);脾、湿证素在慢性肾衰竭病程中占比大,分别为脾(85%)、湿(89.58%);证素“肾”“脾”“胃”“湿”对慢性肾衰竭疾病进展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病位多与肾、脾相关,且随着肾功能进展,脾证素占比逐渐增大,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因此探讨从脾论治慢性肾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慢性肾衰竭    湿  证素
收稿时间:2022-03-31
修稿时间:2022-09-21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