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日常高频步行街道筛选机制及其品质匹配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引用本文:郭馨,章逸萱,易生奥,涂伟,杨光林.日常高频步行街道筛选机制及其品质匹配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南方建筑,2023(7):55-65.
作者姓名:郭馨  章逸萱  易生奥  涂伟  杨光林
作者单位:1.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 宾夕法尼亚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08359):基于DBSCAN室内定位大数据的轨道枢纽综合体人流时间图谱与空间组织耦合关系研究;
摘    要:街道作为城市生活重要公共空间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城市街道数量庞大,一视同仁地提升街道品质固然理想,但却并不一定是资源最佳的配置方式。因此,如何从人本主义视角挖掘高频步行街道并对其进行品质匹配度评价成为链接街道品质研究与更新实践的重要论题。然而,当前街道分级机制主要基于机动车行驶属性,而步行空间品质研究侧重客观环境设施,街道自下而上的人群使用频率被大多数研究所忽视。脱离人群使用频率的高品质建成环境是低效的,脱离了高品质建成环境的高频率人群使用是失能的,只有环境供给和人群使用需求双向平衡才能达到高效高质高能。因此,反思自上而下的静态道路分级体系,从城市群体行动规律、空间规律及移动规律三个维度自下而上地构建城市日常步行高频步行街道的筛选机制,并结合现有品质量化研究,提出人(使用)-事(设施)-场(环境)三位一体的PEP街道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例,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全域约17万街道进行实时高频步行街道筛选及PEP定量测度及匹配度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全域街道呈现出匹配度极不均衡的情况;在约17万街道中,高频步行街道约1万条,其中环境及设施较好的仅1.53%,而环境及设施水平都呈...

关 键 词:高频步行街道  街道品质  量化研究  城市设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