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
引用本文:王小强,赵悦宛,营思思,张娟胜,李浩.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2):166-172.
作者姓名:王小强  赵悦宛  营思思  张娟胜  李浩
作者单位: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西安市创新能力强基计划-医学研究项目(22YXYJ0038)
摘    要:目的 了解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DEC)的感染状况、致病型分布、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西安市5家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DEC分离和PCR毒力基因分型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分子分型,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9份粪便标本检出DEC阳性40份,阳性检出率为10.28%(40/389)。共分离到41株DEC,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主,分别占41.46%(17/41)和39.02%(16/41)。ETEC以estIa/estIb基因型为主(70.59%,12/17),EAEC以astA/pic基因型为主(87.50%,14/16)。40株菌(97.56%,40/41)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噻肟和萘啶酸耐药率均超过50%,多重耐药率为56.10%(23/41)。41株DEC聚类分析得到40种带型,相似度为62.0%~100.0%。结论 2021年西安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DEC检出率较高,主要致病型为ETEC和EAEC,PFGE带型较为分散,菌株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关 键 词:致泻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收稿时间:2023/2/2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