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廖晓凌,王伊龙,潘岳松,王春娟,赵性泉,王拥军.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J].临床急诊杂志,2018(6).
作者姓名:廖晓凌  王伊龙  潘岳松  王春娟  赵性泉  王拥军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静脉溶栓后近期、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情况,并探讨与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TIMS-China),回顾性选取发病4.5h内且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这些患者溶栓后2h、24h、90d的有效性、安全性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主要安全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24~36h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溶栓后90d患者死亡情况;主要有效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90d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良好预后定义为mRS0~1分,不良预后定义为mRS2~6分。结果:共入选174例患者,结果显示溶栓后2h和24h症状改善(NIHSS减少≥1)的比例分别为54.60%和67.24%,而90d时mRS0~1分的比例为79.89%。90d时病死率为1.15%,SICH的发生率根据不同定义,为0.57%~1.15%。结局良好组与结局不良组的基线情况比较,仅既往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近期、远期的预后均较好,出血风险很低,有既往卒中史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