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分析——以虞世南《咏蝉》为例
引用本文:尹宝莲,李春华.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分析——以虞世南《咏蝉》为例[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71-74.
作者姓名:尹宝莲  李春华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认知主体依据自身认知体验对客观物象认知加工而形成。意象的实现经历了由概念外延意义至内涵意义的转变。咏物诗的整个语篇表层主要体现为对一个主体客观物象的吟咏。同一客观物象,对于不同的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本文以咏物诗《咏蝉》为例,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过程。

关 键 词:理想化认知模型  概念合成理论  咏物诗    意象实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