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
引用本文:朱光,刘国生,W.J.Dunlap,C.Teyssier,王勇生,牛漫兰.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科学通报,2004,49(2):190-198.
作者姓名:朱光  刘国生  W.J.Dunlap  C.Teyssier  王勇生  牛漫兰
作者单位: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2. 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cton, ACT 0200, Australia
3.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55455, USA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872074, 40272094)资助.
摘    要:大别造山带东缘的郯庐断裂带, 具有两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 最近从3处早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 获得了3个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 分别为192.5±0.7, 189.7±0.6, 188.7±0.7 Ma, 认为代表了早期左旋走滑变形的冷却年龄. 这表明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起源于华北、华南板块沿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过程的后期, 属于同造山走滑构造. 而其在早白垩世滨太平洋构造活动时又被利用而再次发生左行平移. 认为该断裂带在造山期可能是以转换断层型式出现的.

关 键 词:白云母40Ar/39Ar年龄  糜棱岩  郯庐断裂带  同造山走滑运动  大别-苏鲁造山带
收稿时间:2003-11-02
修稿时间:2003-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