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2008—2010年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监测
引用本文:李晓峰,童照威,施柏年.2008—2010年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监测[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526-1528.
作者姓名:李晓峰  童照威  施柏年
作者单位:313000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摘    要:目的了解湖州市中心医院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病学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使用VITE-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产ESBLs肠杆菌2 560株,分离率为48.4%,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分离率依次为68.9%、54.6%、18.3%、25.9%,其他肠杆菌未发现产ESBLs菌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分别为42.2%、60.8%、57.7%),而变形杆菌主要来自尿液(为40.0%)。2008—2010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复合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尚敏感。变形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高度敏感。结论产ESBLs肠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复合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尚敏感。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开始出现耐药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应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测,防止耐药菌株广泛播散。

关 键 词:肠杆菌科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