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鲜水河断裂反“多”字型地裂缝带的成因机制
引用本文:钱洪.鲜水河断裂反“多”字型地裂缝带的成因机制[J].地震地质,1983,5(3):75.
作者姓名:钱洪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
摘    要:本文以1981年道孚6.9级地震考察资料为基础,结合1973年炉霍地震资料并运用光弹,泥料实验,讨论了鲜水河断裂上反“多”字型地裂缝带的成因机制。笔者认为反“多”字型地裂缝是断层水平剪切运动的产物,出现与相邻两条羽列裂缝交替部位的鼓包是裂缝水平错动在垂直方向调整作用的结果。鼓包两翼往往东陡西缓,鼓包轴部的逆断层也往往由西向东逆掩,这可能与断裂南西侧向南东运动有关,是以滇菱形断块向南南东运动产生的结果

关 键 词:地裂缝带  “多”  鲜水河断裂  字型  成因机制  走滑断层  炉霍地震  左旋运动  泉华  压缩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