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华北地区中寒武世张夏期沉积相及古地理
引用本文:狄明信,管守锐,黄醒汉.华北地区中寒武世张夏期沉积相及古地理[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
作者姓名:狄明信  管守锐  黄醒汉
作者单位:岩矿教研室 (狄明信,管守锐),石油地质教研室(黄醒汉)
摘    要:本文详细研究了华北张夏组的地层发育特征,将其归纳为三种剖面形式、八种剖面类型及七个岩性分区。在此基础上,研究相标志,进行14条单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和7条控制全区的沉积相对比大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张夏期从早到晚表现为水体不断加深、水域不断扩大的特征。本文对张夏组的主要岩性鮞粒灰岩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岩石薄片的鉴定结果表明,张夏组鮞粒类型复杂,鮞粒与填隙物组合类型多样,不同结构的鮞粒灰岩形成于不同的能量环境及相带位置,亮晶鮞粒灰岩形成于高能的浅滩相,泥晶—亮晶鮞粒灰岩形成于中等能量的摊前斜坡相和滩后局限海相,泥晶鮞粒灰岩形成于低能环境。古地理研究表明,内蒙古陆的南缘应在崇礼—赤城断裂以北,胶辽古陆的西缘应在郯庐断裂以东,五台、中条、吕梁古陆已不存在;张夏期海水主要来自东南方。从沉积相的角度分析,张夏期生油岩类丰富,滩前斜坡相、低能广海相为有利的生油区,华北南部和中部储集条件更为有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