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与浊漳河水关系相关研究
引用本文:韩建英,徐致祥,邢海平,谭家驹,王民宪,张栓虎,孔芳君,司建华,李笑梅,唐丽娜,田谱琴.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与浊漳河水关系相关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1):9-13.
作者姓名:韩建英  徐致祥  邢海平  谭家驹  王民宪  张栓虎  孔芳君  司建华  李笑梅  唐丽娜  田谱琴
作者单位:1.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2.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基金项目:安阳市科技局社发公关项目(1200526)
摘    要:目的 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南北相差(1-3)倍、历史变化较为明显,既往没有文献进行解释,本文对这两种现象与浊漳河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对林州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南北差异及历史性变化与浊漳河水(红旗渠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浊漳河水是林州市北部居民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与林州市北部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南部(1.3-3)倍的地理分布一致;(2)1959年-2003年45年间,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曲线呈现多峰型显著的上升和下降变动状态。1959年-1961年相对偏低(89.80/10万、84.69/10万)红旗渠通水,6年后1969年-1970年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达到高峰(183.87/10万、171.35/10万),然后显著下降,又显著上升和显著下降,1995年后稳定在较低水平。(3)林州市食管癌随着浊漳河(渠水)水量的时多时少、时断时流,食管癌南、北两地发病率、死亡率随之波动,渠水供水后期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高于供水前期,居民改饮用地下水5年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结论浊漳河水的供水范围决定着食管癌的地理分布特征,林州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南北差异及历史性变化与居民饮用浊漳河水的人数多少变化有关,即人群有效污染比率越大,或者说有效暴露率越大,死亡率越高。预防措施应在原来五项防癌措施基础上,加强“氮循环”病因假说的宣传教育,要特别预防浊漳河水源的工农业污染,净化红旗渠水后再灌溉土地,同时加强饮用水管理和检测,改水、改厕、改善环境卫生、保护水源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措施。

关 键 词:浊漳河水  食管癌  队列研究
文章编号:1006-8414(2007)01-0009-05
修稿时间:2006年9月20日

Drinking water pollution by Zhuozhang river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Lin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