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郑茹,王宏伟,李伟民,星一.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10).
作者姓名:郑茹  王宏伟  李伟民  星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了解辽宁省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现状,探讨影响学生发生欺凌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4—6月抽取本溪市小学四年级到高三学生4 008人,匿名填写问卷,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学段、家庭亲密度、学校亲密度、朋友数量间学生欺凌行为报告率的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溪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报告率为12.9%,欺凌他人、被他人欺凌和既欺凌他人又被欺凌的报告率分别为2.5%、6.5%和3.9%。无论哪种欺凌行为,男生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183)、饮酒(OR=2.436)、打架行为(OR=2.097)、暴力的家庭教育(OR=1.678)、与朋友联系频繁(OR=2.224)等是欺凌他人发生的危险因素;偶尔或经常有孤独感(OR=1.609、3.542)、经常有绝望感(OR=1.651)、学习压力较大(OR=1.707)等是被他人欺凌的危险因素;男性(OR=1.818)、初中生(OR=2.684)、学生亲密度一般及低(OR=1.709、2.617)、经常有绝望感(OR=3.407)、吸烟(OR=2.758)、打架(OR=1.720)、看暴力视频行为(OR=2.018)、暴力的家庭教育(OR=1.520)等是既欺凌他人又被欺凌的危险因素。结论欺凌行为与个人、学校、家庭等因素有关,应从多个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