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犯罪圈的调整方向: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引用本文:贾佳.犯罪圈的调整方向: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39-43,62.
作者姓名:贾佳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郑州 450046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研究”(162400410259)
摘    要:犯罪圈划定了行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划定了国家行使刑事权的范围.犯罪圈的大小体现了刑事法网的严密程度,而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刑事立法改革的方向.应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动用刑罚的必要性作为确定犯罪圈的根据.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犯罪圈的两个不同的运动方向,非犯罪化是刑法发展的潮流,犯罪化有利于实现刑事法治,但它们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目前我国社会中既存在传统事故型风险,也存在新型技术风险.我国未来的刑法改革应当是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双向并举,但以犯罪化为主,构建"严而不厉"的刑事法网,更好地实现刑法的预防目的.

关 键 词:刑法  犯罪圈  犯罪化  非犯罪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