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可调节式人工砧骨的颞骨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赵守琴 GoodeRL.可调节式人工砧骨的颞骨实验研究[J].耳鼻咽喉,2002,9(3):164-166.
作者姓名:赵守琴  GoodeRL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0730 [2]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
摘    要:目的:对中耳听力重建手术来说,合适的人工听骨张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刚性人工听骨的张力与其长度直接相关。本文目的为探讨人工听骨的长度发生细微变化(即听骨链的张力发生微小变化)时,中耳的声音传输特点,方法:7个成人颞骨冰冻标本被采用。将一可调节长度钛质人工砧骨植入到颞骨标本中,用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HIV-1000型,Polytec,PI,Costa Mesa,CA)测量镫骨底板的位移,声刺激为0.1-10kHz间的406个纯音。鼓膜表面的声刺激强度为80dB SPL,首先测量听骨链完整时镫骨底板的位移(即基线),然后摘除砧骨,将人工丰骨植入到镫骨头与槌骨醒尖端之间,调节丰骨的长度,使其处于最佳长度状态(即最合适张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0.2mm和0.4mm,再分析测量这三种状态时镫骨底板的位移。结果:当人工砧骨处于最佳长度时,与听骨链完整时的基线相比,在1.0kHz以下声音传输相关0.2dB;1.0-3.0kHz之间,平均听力降低1.7dB;3.0kHz以上,声音传输比基线好,当人工砧骨的长度增加0.2mm(一个刻度)时,与基线相比,1.0kHz以下,平均降低6.0kB,1.0kHz以上,平均降低3.0dB。当人工砧骨的长度再增加0.2mm(共增加2个刻度),与基线相比,1.0kHz以下降低9.0dB,1.0kHz以上的结果与增加一个刻度时相同。统计学处理结果。当ALTO的长度分别增加1个或2个刻度时,在1.0kHz以下,其声音的传输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当工人砧骨的长度细微增加(如增加0.2mm)时,在1.0kHz以下,中耳的声音传输降低,对1.0kHz以上的声音传输无影响。

关 键 词:可调节式人工砧骨  假体  颞骨  多普勒效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