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加工方式绞股蓝皂苷类成分比较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董利华,匡艳辉,范冬冬,蒋彤,陈两绵,张东,朱晶晶,王智民,王德勤,李楚源.不同加工方式绞股蓝皂苷类成分比较研究北大核心CSCD[J].中国中药杂志,2018(3):502-510.
作者姓名:董利华  匡艳辉  范冬冬  蒋彤  陈两绵  张东  朱晶晶  王智民  王德勤  李楚源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450008;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100700;3.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51051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9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XKT17057)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影响,该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联用技术,对阴干(未杀青)和滚筒干燥(杀青)等2种不同加工方式绞股蓝样品开展化学成分比较研究,通过对照品比对、液相色谱串联多级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n)碎片信息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共指认绞股蓝皂苷类成分46个,在各质谱峰面积统计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统计结果表明8批绞股蓝样品依据阴干和滚筒干燥2种不同加工方式聚为两大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合质谱鉴定信息,提取并鉴定出差异性皂苷类成分10个,结果表明,滚筒干燥样品所含皂苷类成分母核多含3-4个糖,而阴干样品母核多含1-2个糖,进一步的质谱数据解析推测,绞股蓝阴干过程中皂苷类成分在葡萄糖苷酶等的作用下发生脱糖生成次生苷从而导致成分差异。以上研究结果为绞股蓝的采收加工以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关 键 词:绞股蓝  不同加工方式  皂苷类成分  质谱指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