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共培养下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引用本文:曹乐,丁振飞,孙凯,范海涛,杨海涛.共培养下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3(4):547-553.
作者姓名:曹乐  丁振飞  孙凯  范海涛  杨海涛
作者单位: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骨科;2.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19A0261);;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编号:2020xkj059、2020xkj225);
摘    要:目的 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与内皮祖细胞(EPC)共培养对EPC活性的影响及ADSC对EPC增殖、迁移、分化及成血管活性产生影响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大鼠来源的ADSC与EPC。实验分为EPC组、EPC+ADSC共培养组、EPC+ADSC+PI3K-inhibitor组,三组细胞使用Transwell共培养处理48 h后,分别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评估ADSC与EPC共培养和PI3K/AKT通路对EPC活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P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VE-cadherin)、CD133、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水平来探究ADSC与EPC共培养和PI3K/AKT通路对EPC向成熟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EPC+ADSC共培养组中EPC在不同时间点吸光度值均高于EPC组和EPC+ADSC+PI3K-inhibit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划痕实验结...

关 键 词:脂肪源性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PI3K/AKT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