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豫西地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砾岩成因
作者姓名:张利伟  姚建新  牛永斌
作者单位: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相遗迹化石对二叠纪末大绝灭事件的响应特征——以豫西下三叠统为例》(批准号:U120440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陆相地层划分对比及海相地层阶完善》(编号:1212011120142)、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中的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群落研究》(编号:B2011-094)
摘    要:豫西地区刘家沟组中下部发育多层砾岩,其中扁平砾石与球形砾石共生,扁平砾多顺层排列,球形砾常具圈层结构。因该砾岩层发育普遍,特征明显,成为刘家沟组的区域划分对比标志之一。但迄今为止,其成因众说纷纭、未有定论。通过砾岩发育层段的野外观察,结合刘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宜阳地区刘家沟组砾岩层的砾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成因,其形成可能与微生物繁盛的席底底质有关。微生物席的存在使沉积物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和韧性,在动荡水流的作用下,部分破坏作用形成的微生物席碎片卷曲、滚动,形成具有圈层结构的"砂球",在湖泊重力流作用下,扁平的微生物席碎片与"砂球"被搬运至较深水区域,形成特征明显的扁平砾石砾岩层。

收稿时间:2015-11-06
修稿时间:2016-05-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